
1、新生儿也分很多类吗?
是的,新生儿虽然只是包括从出生到生后28天这短短的时间,但这段时间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切地描述它,医生们把新生儿分成好多种,一种是按胎龄分,一种是按出生体重分,还有一种是将胎龄和出生体重结合起来分。
根据胎龄可将新生儿分为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产儿。足月儿是指胎龄满37周到不满42周出生的新生儿,大多数新生儿属于足月儿,其出生体重绝大多数超过2500克;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到未满37周出生者,不论其出生体重是多少;过期产儿是指胎龄42周或超过42周出生的新生儿。
按出生体重分,可将新生儿分为正常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正常出生体重儿是指出出生体重大于或等于2500克而又小于4000克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者(不论胎龄是多少);巨大儿是指出生体重大于等于4000克者。
如将胎龄和出生体重结合起来分,又可将新生儿分为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低于该胎龄平均体重范围者(通常指低于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适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在该胎龄平均体重范围者(通常指在正常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数之间);大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大于该胎龄平均体重范围者(通常指大于正常体重的第90百分位数以上)。
小于胎龄儿可以是足月儿、早产儿或过期产儿,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引起的。大于胎龄儿也可能是早产儿,也是各种原因使胎儿在宫内发育过快所致。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新生儿抬头
刚出生的宝宝还是软软的一个小肉球,我们成年人常见的抬头动作对新生儿来讲是高难度动作,刚出生的宝宝还不具备抬头的能力,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成长骨骼和肌肉的力量强壮之后宝宝才能慢慢地学会抬头,所以抬头时间早的婴儿常被视为生长发育优良的表现,现在市场上一些月子中心和早早教中心也着力于婴儿抬头等行动能力训练,帮助宝宝骨骼生长更快地学会抬头。
宝宝几个月会抬头?
每一个宝宝从还是胎儿的时候开始生长发育水平就存在差异,所以他们的抬头时间和能力也是不一样的。看似很简单的一个动作其实是宝宝最早学会的一个动作也是运动发育循序渐进过程的一个开始,先学会抬头才能学会翻身和独坐、爬行、站立等。
一般情况下宝宝出生几天之后就能够俯卧,这也是刺激宝宝抬头的一个睡姿,但一般情况路况下一个月内的新生儿还不会自主地抬头,只能借助外界支撑力所以抱宝宝的时候要用胳膊肘给宝宝颈部和后脑勺一个支撑面。宝宝到了两个月的时候能稍微抬起头和前胸部位,到了3个月大的时候自主抬头就会很稳了。
怎么训练婴儿抬头?
生活水品提高了家长更关注下一代的成长,抬头早的宝宝被视为生长发育优良的表现,现在一些早教中心也通过专门的课程有意识地训练宝宝抬头的能力。婴儿脊椎发育不成熟,简单的抬头训练也会有危险性,所以家长一定不能盲目在家自主练习,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俯卧抬头训练
一般是在做完抚触训练的时候进行,全身的抚触按摩之后刺激宝宝骨骼生长,这也是为宝宝更早地抬头做准备,训练的时候让宝宝俯卧在垫子上,将头周围的包裹物撤走,用带有声音的手铃铛等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竖抱抬头训练
宝宝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可以抱出去遛弯,采取竖抱的姿势,让宝宝的胸腹紧贴着大人的前胸位置,一只手从宝宝背部绕过去护住上半身,让宝宝头部靠在肩膀上,可以用手掌支撑后脑勺部位,这样的竖着抱的时间不宜太长一次几分钟即可。
3、新生儿腹泻
宝宝拉稀,是不是就是腹泻了呢?新生儿的消化功能不完善,免疫功能差,很容易由于各种原因使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腹泻。宝宝腹泻有可能是喂养不当,生理稀便、着凉了……
新生儿腹泻怎么办?
1、生理性稀便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以多达10次,大便通常较稀。如果宝宝精神状态不错,喝奶也喝得好,体重正常增长,那就不用太担心。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现像鼻涕状的黏液,或含大量的水分,就要及时找医生治疗。
症状: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较多、较稀、色黄。
对策:如果宝宝的精神、胃口、体重变化无异常,一般不用特别担心。若怀疑是真腹泻,应考虑喂养方式、奶粉过敏、感冒等原因,严重者应及时找医生治疗。
2、喂养不当
给宝宝冲的奶粉过浓、奶粉不适合、奶粉中加糖、奶液过凉或过早添加米糊等淀粉类食物,都容易引起宝宝腹泻。
症状:大便如果含泡沫,伴有酸味或腐烂,有时混有消化不良的颗粒物及黏液。常伴有呕吐、哭闹。
对策:掌握正确科学的喂养方法。如果情况没有改善,应尽快到医院治疗。
3、奶粉过敏
无法母乳喂养的宝宝,都会采用奶粉+母乳混合喂养,或者全奶粉喂养。有些奶粉喂养的宝宝会对奶粉中的蛋白质过敏,多发于2~3个月的宝宝。如果是过敏体质的宝宝更容易产生对奶粉蛋白质的过敏症状。
症状:使用牛奶或奶粉喂养后有难治性、非感染性腹泻超过2周,大便可混有黏液和血丝,伴随皮肤湿疹、荨麻疹、气喘等症状。
对策:根据医生的处方给新生儿喂食脱敏奶粉。
4、感冒着凉
如果宝宝感冒着凉了,会伴有腹泻症状,感冒治好,腹泻也就自然而然地痊愈了。如果担心宝宝会出现脱水症状,应适当给予口服补液。
症状:感冒、腹泻
对策:加紧治疗感冒,预防脱水。
5、病毒或细菌感染
因病毒或细菌感染而造成的腹泻中最具挖根生的是肠道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是秋冬季新生儿腹泻的主要病原。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占秋冬季节宝宝腹泻的70~80%,所以人们常把它称作秋季腹泻。传染性很强,能在家庭、幼托儿及儿科病房流行。发病时伴有呕吐、发热,若不及时处理可出现脱水症状,因此要格外注意。
症状:大便呈黄稀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无脓血,应考虑轮状病毒感染。若大便含黏液脓血,应考虑细菌性肠炎。常合并呕吐、发热。
对策:不要犹豫,立即找专家接受治疗。
爱帝宫坐月子中心提示: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宝宝清洁卫生,经常清洗宝宝的小屁屁。患腹泻的宝宝要注意腹部保暖,可用毛巾包裹腹部或热水袋敷腹部,同时让宝宝多休息。
4、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很多宝宝出生几天后都会出现黄疸,有些父母就很担心宝宝黄疸怎么办,那么宝宝有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的类型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 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黄疸分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 1、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 2、4-7天时最严重 3、足月儿一般在7-14天消退,早产儿一般在3-4周消退 4、黄疸一般都是轻度的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以前认为不必治疗,针对目前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提前早开奶,加速胎便的排出。②饥饿、缺氧、便秘、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等可加重生理性黄疸,应给予治疗。 母乳性黄疸 1、黄疸不消退,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失。 2、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 3、停母乳后黄疸迅速消退,停母乳48-72小时后黄疸明显减轻。 病理性黄疸 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黄疸以及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多属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就一定要去医院治疗。目前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多数是采用照光治疗。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的症状就能改善。但是照光后仍无法改善的宝宝,必须以药物或换血来治疗。如果黄疸是由于胆道闭锁所形成的,就需要用手术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