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自闭症能康复吗
自闭症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病症,在儿童时期,如果没有积极有效的去面对,那么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将会对他长大后的人生发生很多的改变。那么自卑症能康复吗?
相信这是每个自闭症孩子家长关心的问题。到目前为止的研究进展表明,即使自闭症患者到了成人,恢复得比较好的还是不可避免存在自闭倾向,比如他们与人接触的方式不适当,不能顺利使用语言与别人交流。
另外,治疗后能达到什么程度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有关专家认为治疗好的自闭症患儿在语言表现、微笑、爱情表现、幽默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等各方面,与正常人还是存在差异性。即所谓恢复正常只不过是一种症状的缓解和改善。
另外,治疗后能达到什么程度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有关专家认为治疗好的自闭症患儿在语言表现、微笑、爱情表现、幽默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等各方面,与正常人还是存在差异性。即所谓恢复正常只不过是一种症状的缓解和改善。
2、自闭症能治好吗 及时进行康复训练
自闭症能治好吗?对于这个问题,就目前的研究信息来看,完全治愈似乎还不太可能。但是自闭症患者通过良好的康复训练还是可以不完全受疾病的影响而能够自理生活。那么如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良好训练呢?
一、自闭症康复训练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又称孤独症。儿童自闭症的出现其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比9。因此,专家表示,儿童自闭症的康复训练方法是许多患儿父母最有必要了解的一门健康学问,这对于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恢复健康是有很大意义的。那么,自闭症康复训练有哪些呢?
1、艺术康复训练法
艺术康复训练法即一般所谓的绘画治疗。其目的是是藉着绘画及其创造性的自由表现活动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从绘画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效果。
2、行为康复训练法
行为康复训练法是自闭症教育治疗中最常被采用且有效的方法。其乃是应用个体自发性的反应行为,及所谓的操作制约,来改善与去除自闭症状与不适应行为或者形成适应行为与日常生活自理及专业技能。
3、音乐康复训练法
音乐康复训练法可分为团体治疗与个别治疗。主要的治疗工具为大鼓和铜钹,让自闭症儿童即兴、自由的敲打以达到自我宣泄、解放及自我表现的目的。音乐治疗可协助自闭者集中注意力、培养想像力、稳定情绪、促进社会化与语言互动、发展新的休息技能与新的兴趣。
二、如何预防自闭症
1、创造欢愉的家庭气氛
幼儿期的生活环境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父母间的亲密和谐会使孩子感到温馨和愉悦。相反,父母的不和与争吵会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压力,久而久之会影响身心健康。精彩推荐:治疗自闭症有哪几种常用药
2、培养广泛的兴趣
父母应引导孩子发展多种多样的兴趣,听故事、做游戏、画画、唱歌跳舞等,父母尽量参与其中,这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心智,而且可以加强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交流。
3、让孩子多结交小朋友
对儿童来说,交朋友是一件快活自在的事,能联络感情、增长见识、提高应变和活动能力。另外,儿童有类同的思维和爱好,他们之间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在群体中相处,有助于身心健康,避免性格孤僻。
4、增加新鲜刺激
每一种声音和色彩对儿童都是一种诱惑,他们的感官和眼睛需要新鲜东西的刺激。父母应经常带孩子外出,让他们融入大自然,开阔胸襟。
5、树立榜样
父母自己应表现得坚定自信,切不可精神沮丧和怨天尤人,因为父母是孩子心目中力量和智慧的化身。当孩子胆怯和失望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帮助。使其树立信心,战胜困难。
3、全国第一款自闭症家庭康复训练仪诞生 家庭康复不再是梦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孩子!这是众多有自闭症孩子的父母内心的挣扎和渴望。目前,全世界每166名儿童中就有1名患自闭症,而中国内地自闭症儿童人数约为164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就衍生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他们拥有完整的家庭,却没有幸福感可言,甚至每天都生活在压抑和无奈之中。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小健今年五岁,外人看来他是一个帅气聪明的好孩子。拥有这样的孩子,家庭无疑是完整幸福的,但在小健父母身上我们却感受不到。原来,小健患有自闭症。在互动交流中,小健不和他人对视,对于人们的提问,也是置若罔闻,而且喜欢独自反复翻日历,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小健的父母说,他在特殊学校有专业老师的教育指导,情况还好一些。到了寒、暑假,夫妻俩又忙碌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小健得不到持续、科学、合理的引导,很快便又恢复原样。如今,就是让孩子简单地叫一声爸爸(妈妈),也变成了一种奢望。
“在很多国家,自闭症的患病几率已经超过了患儿童癌症、糖尿病及艾滋病三者的总和。自闭症最理想的康复训练模式是‘专业康复+家庭训练’。”作为广东首个自闭症防治中心的创办人,中山三院邹小兵教授如是说。
面对自闭症儿童,除了依靠专业机构,家长们也可以‘自力更生’帮助自己的孩子走出困境,也让自己摆脱痛苦!广州康欣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历经两年多的探索研究和专业团队的不懈努力,并经过近100个自闭症儿童试验,终于成功开发出全国第一款自闭症家庭康复教育系统“星乐园”——自闭症康复训练仪。它的问世,填补了全国自闭症家庭康复教育的空白,必将大大提高家长引导孩子和孩子自我康复的能力,这是全国160多万个自闭症孩子家庭的福音!
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儿童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静进教授指出:“星乐园”开创性地结合触摸技术、虚拟现实情境技术、模拟发声技术三大技术,开拓了自闭症家庭康复教育的新思路,并形成了从评估、专家制定方案、家庭训练及家长指导等完善的家庭康复体系”。
难能可贵的是,该系统还在近百名自闭症儿童及家庭试用,有效率达92%,明显改善者过半。该系统经过前期的完善改进,变得更有针对性、更贴近家庭、更符合孩子,值得期待。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 5种方法要掌握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儿童自闭症危害多,严重威胁到患儿的身心健康,因此想要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必须采取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那么有哪些康复训练方法可以用呢?
一、儿童自闭症的危害
1.无法与他人很好的沟通
2.智力异常:70%左右的智力落后,不过也有10%智力超常,20%智力正常
3.感觉异常:如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4.多数患儿有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常见行为
5.不能很好地注意事物的细节部分
6.重复刻板行为
7.专注力差
8.思考方式较简单
9.不能有组织及有次序地完成工作和某项任务
10.有并发症发生
二、儿童孤独症的康复训练
1.做好感觉统合训练的前期测试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是包括测试、训练、评价、反馈等内容的系列活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操作性。训练前对每个参训儿童先进行测试,有助于训练教师设计出针对性强的训练计划与步骤,从而使训练更有效。训练的内容、份量、方法和进度都要适合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发展,让他们在能力上能够接受,但又要有合理的难度及要求,使他们能按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循序渐进。这样儿童容易有成功的机会,也更愿意积极配合。如果碰到困难的项目,儿童不愿意做,教师或家长需要及时调整训练难度或方式,而不是强迫儿童进行,因为强迫会让儿童产生反感或反抗心理,甚至会导致紧张以致肌肉收缩,达不到训练效果。此时可以通过调整训练时间、训练方向以及改进训练方法和从不同角度利用器材,去尽量满足所有儿童的训练需求。
2.按照孤独症儿童的综合情况来调整训练或者活动
①感觉统合训练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训练儿童各种感觉及感觉间的协调性的。动作的准确性、次数及力度都会直接影响训练效果。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留意儿童的反应,把握儿童动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积极给予反馈。正确的反应要及时加以赞赏和鼓励,而错误便要纠正。给予儿童的赞赏应该是直接的和明了的,根据每个儿童喜欢的鼓励方式区别对待,形式可以是精神的或物质的,目的是给予儿童正面的鼓励,使一些外化的鼓励因素逐渐内化,以达到训练目的。
②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孤独症儿童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活动模式,重复一些身体活动或行为方式。训练中可充分利用孤独症儿童的这一特点,任何一个项目或者活动,只要儿童感兴趣,训练强度适合,就让他重复地做。感觉训练的目的在于通过反复练习改善儿童对不同刺激的感觉能力,重复的训练或者活动可以让儿童有机会获得充分的体验,使其对不同刺激的感觉把握得更好。
3.多设计小组项目和游戏环节
①在训练开始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做一些热身运动。一方面,可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在做感统训练前先让他们活动一下筋骨,以防身体不适。感觉统合不是独立的训练,而是在集体训练中使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训练中必须考虑孤独症儿童的兴趣,要让儿童感到快乐并逐渐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做接力赛、竞争性游戏等不同风格的集体项目,设计一些结合儿童年龄特点和孤独症儿童特有特点的有故事情节的游戏活动,更好地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身心的完全放松还可促使儿童平衡觉、触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的交互感应,达到感觉整合的训练效果。另外,训练儿童需要互相交流、协作,有助于他们社交能力的发展。
②感觉统合训练过程对儿童来说就是游戏,在训练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愉快的成功体验,儿童的积极参与是训练成功的关键,因此,孤独症儿童的兴趣始终应首先考虑。要尊重儿童对感觉刺激的需要和选择,通过控制环境和活动项目给儿童以适当的感觉刺激,从而改善其感觉统合能力,使儿童能作出适应性反应。一方面要考虑如何让他有参与感与成就感,另一方面要把内容修改成能针对每个孤独症儿童自身的问题给予改善的项目。
4.充分利用教具,增加课堂活动的趣味性、科学性
增加教具的种类,充分利用教具的各种功能,争取“一物多用”、“多物配合”使新设计的活动对儿童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并且活动的具体操作要经常变化。例如:在儿童对滑板的俯卧爬行技术已经熟练掌握后,试着让他们坐着或仰躺着滑行,这样不仅可以使儿童的背部肌肉得到发展,提高其胆量和增进身体的协调合作,也能使得训练更加有新意,把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也吸引到活动中来,而且随之能力的不断发展,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增强又会使他们更乐于参与,这种良性循环在轻松愉快的训练中,自然促进了他们身体的协调运动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5.家庭与学校合作教育
感觉统合训练不仅是自闭症儿童与教师之间的事,教师在做好儿童在校训练的同时,应该积极寻求与家长之间的合作,让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儿童的训练中来。教师和家长都要注意观察儿童在各项感知能力方面的发展情形,并知道在什么时候提供适合的器具训练儿童感知能力并使之和谐发展。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教师既能够增进对儿童的了解,还可以为家长提供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咨询,使他们正确认识儿童存在的问题。针对每个儿童不同的行为表现、发育特点以及发育的弱项,辅导家长如何利用以家庭生活用品为主要活动器械及时对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积极改善家庭的教育环境,以达到感觉统合训练的最佳效果,促进儿童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