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岁孩子的阅读特点
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阅读已经可以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了,但是由于年龄的特性,孩子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去选择书籍,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出马了,可以根据孩子的阅读特点,来为他们选择合适的书籍。
5~6岁是一个很特别的年龄段,从这时开始,孩子们感兴趣的不再只是自己的生活,而是渐渐地关心起了别人、关心起了广大的世界。而对爸爸妈妈来说,这更是一个极富挑战的时期,因为他提的问题越来越刁钻了,你越来越猜不透他在想什么,当你回想起他两三岁时乖巧的模样,你甚至会觉得有人把你的孩子给偷换了。
由于思维发展水平有所提高,5~6 岁孩子在看图书,听故事等方面的要求也都和以前不一样。3~4岁的孩子喜欢简单的、短小的故事,5~6岁的孩子则喜欢连贯的、有情节的故事。例如,从图中景物分析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有时还会争辨起来,一个孩子说是夏天,因为图中男孩穿着短裤,另一个孩子说是秋天因为女孩穿着毛衣……对于 5~6岁小孩的阅读,应该注重看、听、说的同步发展。
5~6岁孩子的阅读特点:
1. 知道一本书的组成部分及其不同功能。
2. 聆听熟悉的书面语言内容时,或者读自己写的文字内容时,开始点认对应的文字。
3. 对科学知识感兴趣。
4. 道德感发展方面表现为是非好恶分明。
5. 开始通过部分特征辨认一些常见的字词。
6. 可以将阅读的书面语言内容与日常生活的经验连接起来,也开始尝试把日常生活经验用书面语言方式表现出来。
7. 能够复述、扮演或表演完整的或是部分的故事情节。
8. 能够读出一些书的书名和作者的名字。
9. 熟悉一些不同的文体(如故事书、说明文、诗歌、报纸等)。
10. 听完一个故事后,能够正确地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11. 能够根据故事的插图或是部分情节预期故事的发展或者结局。
2、学会“阅读”孩子的情绪
近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金钱和地位对婴儿发育的影响远没有母亲了解婴儿的需要和情绪对他们发育的影响大。
研究报告的作者——达勒姆大学教授伊丽莎白·梅因斯博士说:“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对孩子两岁时的发育十分重要。”在婴儿发育是否完全方面,母亲是否有工作此时就无关紧要了。梅因斯博士说:“一位有权有势、但不理解孩子想法的母亲与一位不了解孩子内心感受的全职母亲对孩子发育的影响没什么不同。”她说,大家清楚,婴儿的家庭背景会影响其发展,但这不是“预见他们今后语言和游戏技能的最佳途径。”
这份报告是梅因斯博士在对200多名妇女及其孩子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涉及这项研究的半数妇女在16岁以后就再未受过教育,她们要么没有工作,要么从事非技术性或半技术性工作。研究发现,给予孩子发育最佳指导的不是母亲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而是母亲对孩子的需要和情绪的理解程度。善于“阅读”孩子情绪的母亲被描述成更有“头脑”的母亲。梅因斯博士主要针对8个月、14个月和24个月大的婴儿进行研究,研究手段包括录制母亲和孩子玩耍的录像。
如果一位母亲看上去能够正确“阅读”孩子,比如清楚婴儿默默摆弄玩具是否满意,这时,这位母亲就是称职的。相反,一些母亲似乎老是错解婴儿的意思,比如,当婴儿表现出不安、疲倦和无聊的迹象时,她们却并不清楚原因。当婴儿两岁大时,出生自家庭不富裕的婴儿在语言和游戏的测试中得分不高,而在测试中得分最低的婴儿中,有10%的母亲更有可能处于社会和工作的最底层。
但研究人员也表示,这些联系并不是特别紧密。母亲从家庭和朋友那里得到多少支持以及她是否患有抑郁症,这些因素对孩子的语言和游戏能力影响不大。但是,研究发现“更有头脑”的母亲与孩子两岁时语言和游戏能力的发育确实存在联系。那些母亲能够“阅读”他们内心感受的婴儿,在这两个方面的得分会高一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有哪些?孩子怎么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能力有哪些技巧?下面小编就为你详细介绍下。
对于说故事的技巧,不少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方法,一般而言,是以幼儿对阅读有愉快的经验,提升幼儿萌发阅读兴趣,获得语言。
一、建议,要让幼儿有愉快的阅读经验,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以幼儿所熟悉的故事或经验,自制一本书或大书,利用抱于腿间的方法读给幼儿听,并利用小组分享。
2、利用商业图案或幼儿的美、劳成品,帮助幼儿说故事能力的发展。
3、当幼儿请老师听写时,老师问一些真诚的问题,以帮助幼儿扩展他们的思考;鼓励幼儿注意细节,并增进幼儿活泼生动的诉说。
4、记录幼儿的口述故事尽量达到正确和合理;幼儿必须有机会,让成人替他写下他的故事,用他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型态,忠实的记录下来。
4、家长如何辅导孩子阅读
许多孩子不爱阅读,主要是由于要经常查字典或背课文,对字义不了解造成的。还有一些孩子阅读时只注重读音的正确性,不注重意思,自然觉得内容枯燥。家长在这方面可以做辅导。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家长事先给孩子读一遍,然后把生字挑出来,给孩子讲解字义,并写出来,然后与孩子一道讨论。
也可以反过来,让孩子读一遍,然后提出生字,与家长讨论字义。
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在阅读之前把生字挑出来,而不是让孩子带着许多生字来阅读。因为生字过多,孩子就会对阅读失去兴趣。所以,家长一定要在孩子阅读之前,与孩子讨论重要的字。
在阅读过程中,家长要鼓励孩子大胆联想,对字词有新的理解。
此外,家长还要有培养孩子对字义的猜测,对于一些重要的字,家长可以不给孩子讲解,而是要他们凭借这个字的前后联系,猜这个字。这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字形意识。
鼓励孩子指出自己感兴趣的字,觉得好奇的字,记下来,然后与同学们一道交流。
还可以让孩子把自己感兴趣的字记在本子上,整理成有规律的排列。
家长也可更为直接地指导孩子的阅读,如遇到孩子不会的字,让孩子练习造句,讲解字义,组词等。
家长辅导孩子阅读时,不要使用过难的材料,要难易适度,尤其是生字不可过多,要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着急,要创造出一个温暖的阅读气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