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孩子身高偏矮,小心是矮小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矮小症的问题,很多家长对这个问题也非常的关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患有矮小症的呢?
有的家长以为孩子患有矮小症是因为父母遗传基因导致的,但是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专家指出很多家长以为自己孩子身高不高,是因为自己本身不高导致的,完全没有想到其实孩子有可能是患有矮小症。那些家长误以为给孩子充足的营养,孩子就可以长高。还有个别家长为了让孩子长高就给孩子使用一些增高的产品,或者使用增高的机械。家长使用这些方法不仅不能让孩子长高,还会延误了治疗矮小症的最佳时间。
所以家长一定要知道有关矮小症的一些知识,并且要了解矮小症对孩子带来的危害。假如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矮小症的症状,应该立即带着孩子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并且接受专业的治疗。
家长不要以为自己孩子得了矮小症就无药可医了,其实这种病是可以治疗的,只要找出孩子产生矮小症的原因,这样才能具有针对性的、因人因时治疗。孩子患有矮小症,主要是由两方面造成的。
一、是因为器质性疾病引起的
如果孩子出现了内分泌异常,骨骼发生异变或者是其他疾病,很有可能让孩子出现矮小症的症状。除此而外,引起孩子患有矮小症最多的原因就是孩子缺乏生长激素,其次就是孩子性早熟导致的。
当然也有其他的情况会引起孩子患有矮小症,比如染色体变异或者是宫内发育迟缓。
二、是因为非疾病性因素导致的
非疾病性因素主要包括有:家族遗传矮小、生理性青春期发育迟缓等。
所以家长发现的孩子如有出现了疑似矮小症的症状,一定要带着孩子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的话,孩子的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这样的话孩子就一直与矮小为伴了。
那什么时候才是治疗孩子矮小症的最佳时机呢?专家指出,孩子的年龄越小,它的成长空间就越大,意思也就是说在孩子越小的时候治疗效果,而且也就越好,不要等到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到15-18岁之后再治疗的话,治疗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家长应该抓住孩子治疗的最佳时期,让孩子拥有一个理想的身高。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如何区分孩子“矮小”还是“晚长”
七成家长认为每天给孩子保证充足的营养,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也没办法,从没想过,也不知道去找医生治疗。因此往往就错过矮小症的最佳治疗时期了。那么如何区分“矮小”和“晚长”呢?
孩子个子长得矮,怎么回事?营养失衡还是锻炼不够?在如今物质丰富的年代,吃得好、吃得饱已经不是问题,然而有些孩子的身高增长却未能如家长所愿,成为家长们面临的一大难题。特别是近年来,一个新名词“矮小症”逐渐走进了公众视野,不少家长惊讶地发现,处于发育期的孩子比同龄孩子矮了好多,紧急就医后才知道,原来是矮小症在作祟。矮小也是一种病吗?如何区分“矮小”和“晚长”呢?其诱发因素有哪些?
切莫将儿童“矮小”当“晚长”
目前不少人把儿童“矮小”当成是“晚长”,其实这两个名词所代表的意义并不相同。所谓的“矮小症”,指的是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正常健康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而“晚长”又称青春期延迟,指的是女孩于14周岁以后、男孩于15周岁以后尚无第二性征出现(如男性睾丸增大、女性乳房增大等) ,或女孩18周岁仍无月经初潮。
“其实,人类的发育年龄有很强的遗传性。比如说,妈妈发育晚,十五六岁才来月经,说明家里的遗传倾向就是偏晚的。我曾经遇到这样的病例,这个孩子小时候长得晚、长得慢,到了别人已经不长个儿的时候,他才开始长,可能二十岁才追上正常人的身高,但这个孩子最后个子都不矮。所以,矮小和晚长是完全不等同的。”专家说。
值得提醒家长们的是,一定要定期对孩子的身高进行监测,然后与同龄孩子比较,和前一年的身高比较,以了解孩子的生长速度,正常儿童每年能长高5-7厘米。如果生长速度正常,骨龄在正常范围内,这些矮小的孩子仍可以继续观察,并不急于治疗。倘若生长速度不正常,而家长却一直认为孩子是晚长,那么待到检查之时往往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后悔莫及。专家建议,如果家长自己拿不准,最好让专科医生来判断孩子到底是“晚长”还是真正的“矮小”,医生会通过身高、骨龄、生长发育状况来综合评估。
孩子矮小原因中遗传占七成
矮小症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增多,根据抽样调查,中国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现有矮小人口约3900万人。导致孩子矮小的原因有哪些呢?朱顺叶教授指出,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有遗传、营养、内分泌激素、内外科疾病、心理疾病、性别、母亲孕期情况和社会生活环境等。
“其中,遗传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占比为41%-71%,据研究所示,生长速率、性发育启动时间和速度、骨骼成熟、最终身高等指标均明显受遗传因素影响。营养则为第二大影响因素,母体先天给予的营养以及宫内胎盘营养供给都尤为重要。另外,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软骨发育不全等也可导致矮小,心理疾病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专家表示。
孩子长不高赶快查查内分泌
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幸福生活只能发生在童话故事里,在现实生活中,身材矮小带来的问题却太多太多。孩子矮小是一种“病”,得治!那么,矮小症应该到哪个科就诊?通过哪些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呢?
3至4岁是干预矮小症的最佳年龄,家长们应带小孩到正规三甲大医院小儿内分泌专科就诊,不要到了孩子骨骺闭合、生长停止后才意识到,致使孩子丧失了长高的机会。专家强调:“希望家长带孩子就诊时一定把资料带齐,一定要告诉大夫孩子的生长情况。现在百分之七八十的家长在就诊时说不出孩子去年身高是多少,最近半年长了多少。”
孩子矮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不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而正确的诊断还需要一系列的检查来辅助。目前的检查除了常规检查外,还需查骨龄、头颅垂体mri检查、甲状腺功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判断矮小原因。此外,在必要情况时可能还会加查染色体检查或肾上腺b超检查等。
有些家长因为不理解或不能配合检查最终导致无法诊断和治疗,从而错过孩子的最佳治疗机会,留下不可挽回的遗憾。专家建议,为了给予孩子正确的诊断和安全的治疗,家长一定要配合医生。
健康新知
吃太咸,发育慢
近日召开的欧洲内分泌学大会公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儿童吃盐过量可能会导致青春期推迟,性发育迟缓,并会导致行为问题、压力增大和生育力下降问题。
新研究中,美国怀俄明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大鼠实验发现,喂食高盐食物的大鼠比喂食正常或低盐食物的参照组大鼠更迟进入性成熟期。这项新研究结果表明,食盐摄入对青春期发育必不可少,但是过量会影响儿童生殖健康。
研究负责人多利·佩蒂恩斯基博士表示,这项研究首次提出高盐饮食比高脂饮食对生殖健康的影响更大。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世界各地人口食盐摄入量普遍超过生理需求,最新健康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吃盐(钠)不超过5克。牛奶、奶油和鸡蛋中都有天然钠,面包和香肠等加工食品、快餐食品、酱油等调味品中钠含量更高。为了防止孩子发育迟缓,家长应注意别让孩子吃得太咸。
3、儿童身高偏矮怎么办
许多儿童由于睡眠质量不好,营养不良,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身高偏矮,达不到正常的标准。当家长发现宝宝身高偏矮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首先要分析儿童身高偏矮是否与遗传有关,是否受疾病影响。如果两者都不是,那么就应该采取以下方法:
1、勤加锻炼。做一些活动四肢的跳跃运动,例如篮球、跳绳、跳高、跳远、长高体操等运动。有助于刺激骨骼肌发育,促进长高。
2、补充营养。要多吃一些高蛋白质、高钙的食品。其中牛奶、海带等食物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同时要改掉孩子偏食、厌食的坏习惯。
3、保证睡眠。每天只少要保证8个小时的充足睡眠。睡前喝一杯牛奶,可以保证安眠无梦。
4、矮小症的标准身高
矮小症是有一定的升高标准的,因此作为家长就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升高变化,一旦出现升高不对的时候就要及时的到医院接受治疗。那么矮小症的标准身高是怎么样的呢?
然而,单凭这一点不能作为诊断身材矮小和性早熟的基础。骨龄是反应后期增长空间的可靠指标。例如,一个8岁的孩子与正常的平均身高有相同的高度,但如果是由于早期发育,骨骼的年龄是11岁。与11岁儿童的平均身高相比,他们矮小,成年身高矮。因此,当发现儿童比同龄人小或高时,应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内分泌科诊所,带他们到正规医院进行骨髓检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以免影响儿童的成年高度。
性早熟的儿童有独特的特征,当她们在幼儿园或小学时,发展得非常快,比同龄人高一些。然而,高中毕业后,孩子不再是很长时间了,同龄的孩子正在快速成长。然后,从小学到高中看来,办公桌会坐在前面。 矮人将成为成年的一部分。 这是因为,在早熟儿童中,骨骼的发育常常比正常儿童早发。如果没有通过正式的治疗,最终女孩的成年身高不足150cm,男生成年身高不足160cm。
儿童身高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可以使用手表来衡量我们孩子的身高。一旦发现孩子的身高与标准差异很大,为了避免患上侏儒症,请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