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冬季进补,开春打虎”,给孩子这样吃效果佳
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冬季不补,春季受苦。从这句谚语不难看出冬天自古以来就被认为人们身体进补的好时节。因为冬季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新陈代谢减慢,冬季进补会使营养物质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能量贮存于人体内。家有“体弱宝宝”或者希望宝贝更加强壮的妈妈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时机。
不过,进补虽好,不要贪多。婴幼儿的肠道正处于发育阶段,吸收消化及自身调节能力均较弱,如果营养物质过剩,反而给肠胃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容易造成积食化热、消化不良等肠道疾病。无论任何季节都应为孩子提供平衡膳食,“大补”和暴饮暴食,则会破坏宝宝营养需求平衡。
为了促进营养更好的消化吸收,建议家长在给孩子进补的同时应关注孩子的肠道情况。可以适当的补充些益生菌来帮助巩固肠道功能。但现在市面上的“益生菌” 产品有些让人眼花缭乱。妈妈须从安全性、活性、功效性、年龄分段来综合判断。
很多医生家长推荐的专为儿童设计的妈咪爱益生菌进入肠道后,所含的菌株能够直接补充肠道生理菌,还可以消耗肠道内游离氧气,有助于其他厌氧益生菌的生长繁殖。也能够产生消化酶,消化一般消化酶不能消化的物质,还能分解乳糖和提高蛋白的消化率,从而促进消化功能,还可以有效减少便秘、腹泻、过敏等不适反应,优化肠道菌群环境,全面促进宝宝肠道健康。
如果你的宝宝肠胃消化功能较差,或总是莫名奇妙地出现腹泻、便秘等,不妨从妈咪爱益生菌开始好好调理宝宝肠道,为ta打造一个藏储营养动力的健康“粮仓”。
冬季进补并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除了选择合适的进补时机,正确的进补食材,更要有一个利于营养吸收的好肠道,才能让进补的效果发挥到极致,真正帮助孩子更好的生长发育。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冬季进补防哮喘
哮喘病人因久病体弱,冬季合理对症进补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有利于防止复发。哮喘病人冬季如何合理进补呢?
首先,哮喘病人可选择对症的膏滋方来进补。一般膏滋药组方严谨,处方有严格要求,由十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合而成。灵活的是它可根据病人各自的不同体质,结合脉象和舌苔,进行处方加减。
哮喘病人平时的饮食以“清补”为宜,可选择健脾补肾、养肺止咳、去痰止喘的食物或中药,如梨、莲心、大枣、萝卜、百合、白果、枇杷、荸荠、木耳和蜂蜜等,合理搭配熬制成药粥,或制成膏滋,以便长久服用。
哮喘病人食疗和进补的总原则为:急性发作期宜治肺(治标),慢性缓解期宜治肾(治本)。
急性发作期,以药物治疗为主,目的为消炎祛痰、止咳平喘。哮喘有寒喘和热喘之分。前者宜用温热性的生姜、葱白煎汤乘热饮服,平时辅以食疗可吃些羊肉、狗肉,以温阳补肾,大补元气。后者用清热生津的西瓜、麦冬和百合等,宜凉服,以清内热、利尿而有助于平喘。
缓解期间,在减少正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可以食疗为主。按中医“辨证施补”的原则,对几种不同类型的哮喘,采取不同的补法。
肺气虚型症见气短息促、声低息微、盗汗、舌淡、脉细微。治宜固表益肺。可用百合粥(百合加大米煮粥)、人参汤(人参、橘皮、苏叶等煎水当茶饮)。上方益肺固表,适用于咳嗽少痰、喘急。
脾气虚型症见食少脘满、大便不实,脉缓无力。宜用健脾化痰之药膳。可自制萝卜健运膏:取萝卜、半夏、茯苓、陈皮、白术等,加水煎煮,滤取汤汁,另置小火煎熬至较稠时加白糖,使其成膏滋,有理气化痰、健脾宽中的作用。
肾气虚型症见形寒怯冷、腰膝酸软、脉细无力。宜用温肾助阳之药膳,可用左归丸、金匮肾气丸、胎盘粉和灵芝核桃膏等成药。
在使用上述药膳治疗的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两字,勿食肥甘厚腻熏烤之物,勿食生冷辛辣之品,勿食过甜过咸之食,因这些都可使脾胃失调,聚湿成痰,诱发哮喘。平时避开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物”,如虾蟹、海产品、烟酒、花生和牛奶等。饮食不可太饱,以免胃部过度充盈,向上挤压膈肌,从而影响肺部呼吸,加重哮喘。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冬季进补易长胖 如何避免孩子补成“小胖墩”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在冬季的时候讲究进补,但补太多容易长胖,尤其是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肥胖会带来很多健康隐患。那么,冬季进补易长胖,怎样才能避免补成小胖墩呢?
大雪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了,为了抵御寒冷,人们难免会大吃大喝,尤其是已经习惯了胃口大开的小胖墩们,为了应付很快就要面临的期末统考,家长们给各种进补,孩子们更是有“吃、吃、吃”的借口了。怎样才能不在冬天发胖,既能补充营养吃得健康,又能顺势减肥,不让脂肪陪着过寒假呢?
什么是肥胖?
要减肥,首先得明确什么是肥胖。除了我们从外形上判断是不是肥胖之外,世界卫生组织还定出了一个专门的体脂标准,即是将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这个数值即称为体块指数(bmi)。当这个指数在同年龄、同性别的人群当中处于第95百分位数时,即为肥胖症,处于第85-95百分位数时,为超重。而正常的数值是第50百分位数,即是在一百个人当中,体重由轻至重,排在第五十名。换句话说,判断是否肥胖,是以周围人群的胖瘦决定的。
控制肥胖从娃娃抓起
肥胖对健康的害处非常大,要想控制肥胖,得从娃娃抓起。一般来说,孕妇增加的体重越多,新生儿的体重就越重。而出生后超过8斤的大胖小子,将来成为小胖墩的几率也就越高。孩子出生后,母乳喂养对抑制肥胖发展有积极作用。坚持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发生超重的危险显著低于吃配方奶粉或母乳喂养少于3个月的婴儿。提倡6个月内小儿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小儿比人工喂养的小儿不易发生肥胖,因此妈妈们要小心不要过早添加固体辅食。
有的孩子出生后第一年就开始肥胖,这通常是因为妈妈不能理解她的孩子实际的不同需要。有的妈妈喜欢把食物当作满足婴儿的唯一手段,来保持婴儿的安静。长久下来,吃就成了孩子对各种不同的负性或不愉快状况的唯一行为反应。
饮食控制与增加活动齐头并进
建立正常的饮食制度也非常重要。妈妈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合理安排一天的饮食,不要让孩子饥一顿、饱一顿。一些孩子一顿吃得多些,一顿吃得少些,有的妈妈会很焦虑,认为孩子必须严格遵循定时定量的标准,其实孩子只要在一段时间内饮食总量相等便是正常的。但是,孩子的饮食中不要出现过于油腻、油炸的食物以及过多淀粉类的食物。当孩子的体重已经超标的时候,三餐之间的点心要取消,餐桌上要多增加素菜和水果。
当体重超重的时候,要注意饮食控制与增加运动同时并进,逐渐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活动量,活动应该多样化,要引起孩子的兴趣,使活动坚持下去才能达到效果。电视,也是儿童肥胖的祸首之一。妈妈要注意,长时间的看电视,除了会引起近视眼,还会造出“沙发土豆”这样的小胖子。
冬季如何科学给孩子进补
首先,因为儿童在冬天热量消耗大,因此饮食量要适当增加以满足对机体热能的需要。但是家长们又容易误认为饮食量增加就是增加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这是不正确的,无论任何季节都应为儿童提供平衡膳食。多吃厚味肥甘之物,不仅对机体无益,还会增加机体的负担。
其次,不要随便给孩子进补。很多人会抓住冬季来进补。但是孩子可以进补吗?其实儿童不宜进补。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阶段,阳气本身就盛,不适当进服补药,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第三,需要注意维生素的补充。冬天气温低,小朋友户外活动减少,接受太阳照射的时间也随之减少,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因此家长们可以在儿童的膳食中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4~6岁的儿童应每周补充肝类20~50g。由于热量摄入的增加,维生素b1、b2的代谢也明显增加,还有维生素c、维生素a可增加人的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在冬季也应合理补充。家长们可给儿童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最后,还要注意补充矿物质,有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体内缺乏无机盐,身体就会容易产生怕冷的感觉。因此要帮小朋友御寒就要多给小朋友吃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有蔬菜、水果和各种粗粮。
冬天易患感冒,孩子感冒时家长们应注意多给小朋友喝水,多吃清淡的食物。以半流和流质的食物为宜。包括各种菜汤、果汁、水果、面条、稀粥等。如孩子的食欲不佳则不必强求。若孩子已退烧,食欲开始恢复,则可给半流饮食,如汤面、粥等。可少量多餐食用。感冒的小朋友应忌食滋腻肥甘之物,切忌进补以免引起病情反复。
4、给孕妈的冬季进补食谱
胡萝卜烧羊肉
原料
羊肉500克,胡萝卜200克,红枣10枚,食油、葱、姜、料酒、干辣椒、酱油、白糖、五香粉各适量。
制作方法
将羊肉切成小块,洗净;胡萝卜切成块;葱切成段,姜切成片。锅中加水烧开,放入羊肉焯水,见水再开时,捞出洗净血沫。炒锅烧热,加入食油,放入羊肉、葱、姜、干辣椒煸香,烹入料酒、酱油,撒入五香粉,加水没过羊肉,加盖,用旺火烧开,转用小火烧1小时,加入胡萝卜和红枣煮熟透,加糖收浓汤汁即可。
山药红枣炖乌鸡
原料
乌骨鸡腿1只,山药50克,红枣10枚,香菇1只,葱、姜、料酒、盐各适量。
制作方法
将乌骨鸡腿洗净,剁成小块,放入开水锅中略烫,捞出洗净;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块;香菇切成块。将鸡腿、山药、红枣、香菇一同放入沙锅中,加葱、姜、料酒和清水,用小火炖至鸡块熟透,加盐调味。三鲜冻豆腐
原料
冻豆腐150克,熟火腿30克,熟鸡脯肉30克,熟冬笋片20克,绿菜叶适量,浓肉汤、葱、盐、胡椒粉、色拉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将冻豆腐切块,挤干水分。锅上火烧热,放入油炸香葱花,再放入所有原料,加肉汤用旺火烧开,再用小火焖20分钟,加盐、胡椒粉调好味即可。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