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宝宝消化不良能灌肠吗
如果宝宝消化不良的话,外观上可以观察到很多的症状。一般的新生儿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肠鸣这类的症状,一些宝宝的情况会严重到医生不需要听诊器就看出段瑞。所以妈妈们平常在照顾宝宝的时候,如果发现宝宝的肚子经常会有咕噜咕噜的响声的话,就需要提防消化不良了。
宝宝消化不良会直接影响宝宝的进食、消化以及营养的补充,严重的会伤害到肠胃的正常功能,往后再去治疗会变得更加麻烦。灌肠是治疗肠胃病常用的方法,那么宝宝消化不良能灌肠吗?答案是不需要的,因为灌肠治疗的主要是大便不通以及急性肠炎,灌肠并没有治疗消化不良的效果。
宝宝消化不良一般是脾胃虚寒、胃部病变所导致的,所以需要对症服用药物治疗。主要使用开胃健脾的药物即可,平时候照顾宝宝的时候不要喂养太多,而且需要喂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可以服用一些药物来促进胃肠道蠕动,这都是治疗消化不良较好的方法,不需要灌肠治疗。
2、为什么宝宝消化不良
宝宝脏腑功能不健全,脾胃功能不健全,小家伙饮食难控制,过度宠坏家人喂养不当,很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孩子会出现肚子鼓鼓,吐奶,稀便, 有酸味,大量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和其他消化不良表现。那么为什么宝宝消化不良呢?
第一,鉴于食物不易消化: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特点,饮食逐渐由液体变为半液体,如米汤,糊食,粥和固体食物,如软米饭,面包等。婴幼儿3个月内,消化液和成人消化不同,淀粉消化比较差,需要特别注意。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添加的副食必须是烂的,细的,柔软的,例如,蔬菜可以切碎,腐烂,制成泥。对于2-3岁的婴幼儿,因为已经有16-20颗乳牙,食物可以稍厚一点。
第二,喂新食太多:有些孩子第一次吃虾,感觉味道不错,一下子吃了很多,导致消化不良。因此,当父母试图让婴幼儿吃一种新食物时,让他慢慢适应。
第三,食物搭配不合理:宝宝4个月后,家长需要给孩子补充辅食奶,注意给孩子均衡饮食,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纤维素等营养素。食物是最基本的食物,肉,鱼,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等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
3、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
婴儿消化不良是指有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腹胀、早饱、嗳气、厌食、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是小儿消化内科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宝宝消化不良,一般从两方面进行治疗,即用药和饮食调节。用药时,妈妈一定要注意给宝宝适时适量地吃药,否则孩子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不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所以,最有效果的是妈妈针对宝宝的身体状况进行精心搭配食物。由于婴幼儿的消化能力差,父母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吃他能消化吸收并愿意接受的食品。父母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饮食逐渐由流质向半流质(如米汤、糊状食品、稀饭等)以及固体食物(如软饭、面包等)转变。3个月内的婴儿,其消化液与成人不同,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比较差,需要特别注意;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所添加的辅食,一定要烂、细、软;对2—3岁的幼儿,食品可以稍微粗一点。
另外,吃饭是一种饮食行为,家长需要在孩子饮食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示范和引导,让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行为。
4、宝宝消化不良的症状
婴儿消化不良症状的表现多种多样,下面为您讲述一些婴儿消化不良的症状:
1、婴儿常表现为溢奶,较大的孩子常有呕吐,呕吐物有酸味。
2、食欲减退、拒食、厌食
3、积食、胃胀、肚子胀、肚子“咕噜”叫、排泄功能障碍
4、口臭。乳食积滞于胃脘,往往先发生口臭,特别是晨起口臭口酸为乳食停滞的表现,临床称此为高位停食。有这种现象时,可减食或停食一顿,以利于肠胃功能的恢复。
5、大便恶臭、腹泻。婴儿的粪便一般为糊状或是比冰淇淋粘稠一些,没有气味。
6、抵抗力下降。消化功能不好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这就直接影响了宝宝的抵抗力,使得他容易感冒,便秘或者轻微的腹泻。
7、夜卧不宁。消化不良,肚子疼痛,尤其是晚上,严重影响睡眠,使得孩子睡眠不好,精神状态差。
8、孩子瘦弱,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