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宝宝吃水果不当竟会引发4种疾病!
夏季宝宝好动容易流失水分,适当给孩子吃些水果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提供营养,实在是一举两得,但是你知道吗?吃水果方式不对,宝宝会得病的!一起来看看吧!
水果在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代表种类,它们大都营养丰富、味道甜美,宝宝都很喜欢吃。不过,给宝宝吃水果也有讲究,如果吃不对,就有可能给宝宝带来意外状况。
给宝宝吃水果,注意预防以下疾病:
1、过敏
小明妈妈买了个菠萝,菠萝已经成熟了,房间里弥漫着菠萝甜甜的香气。小明一边看着妈妈把削掉外皮的菠萝从塑料袋往外拿,一边咽着口水。当妈妈把菠萝切成薄片时,他急不可待地拿了一大片就吃。谁知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小明出现口唇发麻、腹痛、呕吐等症状,皮肤开始发红,并出现散在的荨麻疹,继而四肢也开始发麻、多汗。
妈妈吓坏了,赶紧把小明带到医院看急诊。医生了解情况后说,小明是吃菠萝引起的过敏反应。原来,菠萝含有菠萝蛋白酶,个别孩子会对这种酶过敏。过敏者除了出现上述症状外,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休克而危及生命。
要想避免,买回的菠萝切成薄片后应用淡盐水浸泡一个小时左右,再用冷开水冲洗后食用。因为经盐水浸泡或煮熟后,菠萝蛋白酶会被完全破坏,就不会出现过敏反应了。
能引起过敏的常见水果还有桔子、桃子、杏等,一般均可出现口麻或唇肿、荨麻疹等现象。发生过敏时应停止食用该水果。
宝宝因为吃水果而引起过敏的症状并不少见,爸爸妈妈们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看看宝宝对哪种水果存在有过敏的问题,注意积极地进行避免,防止宝宝再出现类似情况。
2、低血糖
荔枝肉质鲜嫩,甜而不腻,很受孩子们的青睐。但小雯的妈妈却为此虚惊一场。妈妈买了新鲜荔枝回家,小雯一口气吃了近20颗,没多久就脸色苍白地喊:“妈妈,我难受。”妈妈急忙敲开邻居方医生的家门。
方医生询问了发病前的情况后,立即让小雯妈泡了一杯浓糖水给小雯喝,不一会儿,小雯的脸色又红润了起来。小雯妈疑惑地问方医生究竟是怎么回事,方医生解释说,小雯的病是由低血糖引起的。
原来在荔枝肉中有一种叫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的物质,可以引起血糖迅速降低,并可使肝脏脂肪变性。不过这种物质在荔枝肉中含量很少,适量的进食不会引起不良后果,只有大量摄入才会引起低血糖症。严重的还会出现大汗淋漓、手足冰冷、神志昏迷,甚至出现抽筋等症状。此时除喝浓糖水外,还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3、上火或腹部不适
许多父母都有经验,体质偏热的孩子吃多了桔子,就会上火,出现口腔溃疡、口角炎、嘴边起泡、牙龈肿痛、大便干结、眼睛或鼻子发炎等症状,这是由于桔子属于热性水果的缘故。这一类水果还有荔枝、龙眼、桃子、樱桃、杨梅等。
有些水果则属于凉性,如西瓜、梨、柑、柿子、柚子、甘蔗、猕猴桃、芒果等。体质偏寒的孩子过量进食这类水果,就会出现腹部不适、甚至腹泻。
因此,父母首先要了解自己孩子的体质情况。可以参考以下比较简单的方法来判别:体质偏热的孩子喜欢饮水,大便偏干,舌质红,怕热多动,有时口内有不消化的气味。体质偏寒的孩子不喜饮水,大便不成形,小便清长,舌质淡,舌苔白厚,怕冷少动。为了避免水果“惹祸”,父母要根据孩子的体质选择合适的水果。
4、腹泻或寄生虫病
有些水生植物如红菱、塘藕、荸荠等,虽不属于水果类,但生吃嫩脆,有甜味,有些人也把它们当水果生吃。如果生吃了没有洗干净的菱、藕或荸荠,尤其是这些水生植物的水源比较污浊时,就有可能发生急性胃肠道传染病,如急性肠胃炎、菌痢、肝炎等。
还有可能会感染姜片虫病,轻者出现慢性腹泻、腹部隐痛、轻度贫血,重者可出现腹泻及腹痛加剧,或腹痛与便秘交替出现,并时有恶心、呕吐、腹水及肠道出血等症状。因此,这类水生植物就算再爽口也切勿给孩子生吃。
2、如何让宝宝安全的吃水果
水果生吃最有营养,对1岁以内的小宝宝来说,以果泥和果汁最安全。4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喝果汁7,6个月以后就可以吃果泥。果汁和果泥越新鲜越好,这样营养成分流失少。1岁以内的宝宝吃水果,一定要洗干净、去皮,最好切成小碎块,特别是吃葡萄、樱桃等要注意去核,以免宝宝被噎着。另外要注意根据季节吃水果,尽量避免吃反季节水果。
水果本身的营养各有不同,无好坏之分,但是,如果吃得不合适,可能就会有害无益。特别是1岁以内的小宝宝,要根据宝宝的体质选择水果。
偏热的体质吃“凉性”的水果
宝宝平时易便秘、小便黄、舌苔厚,一般属于偏热的体质,最好吃凉性的瓜果,如西瓜、梨、猕猴桃、香蕉等,还可以起到解暑的作用。而荔枝、柑橘等吃多了容易上火,体热的宝宝就不适合多吃。偏寒的体质吃“热性”的水果
虚寒体质的宝宝可以多吃一些温热的瓜果,如荔枝、桃、龙眼、石榴、樱桃、椰子、榴莲、杏等,但也不能多吃,正在发烧或发炎的宝宝也要尽量避免食用“热性”的瓜果。所有水果都不能多吃,要适可而止。比如西瓜,宝宝发烧、长口疮、身患暑热症时不能吃太多。因为西瓜吃得太多,不仅会削弱脾胃的消化能力,还会引起腹痛、腹泻。
再比如荔枝,大量吃荔枝不但会减少宝宝的饭量,而且荔枝肉合有一种物质,会引起血糖过低,从而导致低血糖休克。有些宝宝会在次日清晨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大汗淋漓等症状,不及时就医还可能产生危险。
香蕉很方便喂小宝宝,可是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吃得太多,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1岁以内的宝宝每天吃两次,每次不超过半根。
酸性水果如柑橘、柠檬等,不能在宝宝刚吃过奶或喝牛奶前吃,因为果酸与牛奶中的蛋白质相遇后会发生凝固,影响营养素的吸收。所以喝牛奶前后l小时内最好不要让宝宝吃水果,特别是酸性水果。
餐前给宝宝吃水果会影响宝宝吃奶量或正餐的摄入,所以容易导致营养不良。餐后吃水果容易让食物堵在胃中形成胀气,从而引起宝宝便秘。
所以,最好把水果放在两餐中间吃,比如午休之后。另外,水果的摄入也要适量,过多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而且水果中的无机盐、粗纤维的含量比蔬菜少,对宝宝摄入无机盐中的钙和铁都会有影响。所以,不要让宝宝仅仅以水果为辅食,还要摄取足够多的蔬菜,以补充水果中营养素的不足。
选择新鲜时令水果
对宝宝来说,新鲜的时令水果就是最好的选择。春天的草莓、橘子、樱桃;夏天的西瓜、西红柿、蜜桃;秋天的葡萄、苹果、梨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冬天也可以选择苹果、橘子、橙子、梨等。不过刚开始最好给宝宝选择性质比较温和的苹果和橘子,待宝宝肠胃适应之后,再添加其他果汁。
准备用具
自制果汁需要的用具有:榨汁机或礤床儿、纱布、专用水果刀、碗等。
清洗与消毒
所用器具应全部在清水中冲洗,然后用蒸锅消毒15分钟,或用消毒柜消毒。水果应先用果蔬清洗剂滴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直到没有清洗剂的味道,再用开水烫一下即可。手也要用肥皂彻底清洗,冲洗到没有肥皂味为止。
榨汁
有条件的家庭可用电动果汁机、榨汁机制作。没条件的话,可用消毒纱布(4层厚,蒸、煮消毒均可)包裹水果后挤出果汁。如果是橘子、橙子、西红柿等有皮多汁的水果或蔬菜,也可以一剖两半,直接在榨汁器上将果汁挤出。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宝宝吃水果的一些注意
宝宝吃水果对生长发育很有益,那么宝宝应该怎么样吃水果才最健康最安全?宝宝吃水果有哪些应该注意的?下面小编就为你详细介绍下。
水果有利于宝宝身体的健康成长,这是我们许多妈妈都知道的,但是水果也有其吃法的讲究,如果吃的不合理,一样会对宝宝的健康不利噢,以下就让我们详细的来看下让宝宝吃水果所注意的小问题吧!
学问一:食用要适度
荔枝汁多肉嫩,口味十分吸引宝宝,通常,他们吃起来就没个够,然而,妈咪最好把握住宝宝食用的量。因为,大量吃荔枝不仅会使宝宝的正常饭量大为减少,影响对其他必需营养素的摄取,而且,常常会在次天清晨,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大汗淋漓。如果不马上就医治疗,便会发生血压下降、晕厥,甚至死亡的可怕后果。这是由于荔枝肉含有的一种物质,可引起血糖过低而导致低血糖休克所致。
西瓜在夏日吃起来清凉解渴,是最佳的消暑水果,尤其在宝宝发烧、长口疮、身患暑热症时,但也不能过多食用,特别是脾胃较弱、腹泻的宝宝。如果食用太多,不仅使脾胃的消化能力更弱,而且会引起腹痛、腹泻。通常,每次给宝宝吃100-150克左右,每天吃2次为宜。
柿子也是宝宝钟爱的水果,但当宝宝过量食用,尤其是与红薯、螃蟹一同吃时,便会使柿子里的柿胶酚、单宁和胶质,在胃内形成不能溶解的硬块儿。这些硬块不仅会使宝宝发生便秘,而且有时由于不能从体内排出,便停留在胃里形成胃结石,从而使宝宝胃部胀痛、呕吐及消化不良。
香蕉肉质糯甜,又能润肠通便,因此,也是妈咪经常给宝宝吃的水果,然而,不可在短时间内让宝宝吃得太多,尤其是脾胃虚弱的宝宝。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一般来讲,对于食量不太大的宝宝,每次吃一根即可,每天可吃2次。
学问二:不可代替宝宝不爱吃的蔬菜
蔬菜和水果一比,无论是口感还是口味远不及水果,因为水果中含有果糖,所以有好吃的甜味,而且,果肉细腻又含有汁水,还容易于消化吸收。因此,有些妈咪在不爱吃蔬菜时,经常就让他多吃点水果,认为这样可以弥补不吃蔬菜而对身体造成的损失。然而,这种水果与蔬菜互代的做法并不科学。
首先,如果经常让宝宝以水果代替蔬菜,势必水果的摄入量就会增大,因而导致身体摄入过量的果糖。而体内果糖太多时,不仅会使宝宝的身体缺乏铜元素,影响骨骼的发育造成身材矮小,而且还会使宝宝经常有饱腹感,结果导致食降。其次,水果中的无机盐、粗纤维的含量要比蔬菜少,与蔬菜相比,促进肠肌蠕动、保证无机盐中钙和铁的摄入的功用要相对弱一些。因此,宝宝不爱吃蔬菜时,妈咪最好不要经常以水果代替。
4、宝宝吃水果有哪些讲究
水果对宝宝健康有益,但也不能乱吃,就像一日三餐一样,吃水果也是有讲究的。宝宝应该如何吃水果呢?总的来说,应掌握以下五条原则。
1. 循序原则
刚开始给婴儿提供辅食时,要注意先蔬菜,后水果。蔬菜可以从泥开始,水果则先提供汁,待宝宝适应后再提供鲜果泥。这个顺序主要是考虑到先尝过甜味水果的宝宝,往往不再喜欢吃蔬菜。因此,应该先给4~6月龄的宝宝提供蔬菜,如胡萝卜泥、土豆泥、青菜泥、豌豆泥、番茄泥等,然后再提供水果汁,如橙汁、苹果汁等。起初,果汁与凉开水以2︰1、1︰1的比例调制,慢慢过渡到直接提供鲜果泥,如苹果泥、香蕉泥等。
2.适量原则
由于宝宝的胃容量小,水果吃得太多,会影响喝奶和吃饭菜,造成热能和营养素摄入不足,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影响生长发育。有些父母给小宝宝每天吃一只苹果,一根香蕉,这样的量就偏多了。水果中的纤维素和果胶,既不能被消化吸收,又会产生饱胀感,同时也不能提供热能,而且水果中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很低,因此吃水果要适量,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宝宝可在午睡之后吃,1岁以上可安排在饭后。
3.个体化原则
有些水果属温热性,有些水果属寒凉性,也有些水果属平性。在给宝宝吃水果时,不要总是盯着一种水果,例如常吃橘子或芒果,对内热体质的宝宝就容易上火,可出现口腔溃疡、大便偏干;常吃西瓜或梨,对虚寒体质的宝宝来说,就可能引起肠道不适或腹泻。因此,要经常变换水果的品种,尤其要适合宝宝的体质情况。冬夏两季要挑选与时令性质相反的水果,如夏天可吃西瓜、梨、猕猴桃、橙子、苹果、香蕉之类寒凉或平性水果。冬天可吃芒果、桔子等热性或平性水果。挑选适合宝宝体质的水果才有利于宝宝的健康。
4.卫生原则
由于水果在生长过程中使用了农药,在采集、运输、销售过程中又极易沾染微生物,特别是致病菌和寄生虫卵或其他有害物质。因此水果在食用前必须清洗干净。比如在制作橙汁时,可先用固本肥皂将橙子洗净、擦干后再榨汁。有些皮很薄的小水果,如葡萄、草莓、杨梅、樱桃、杏等,在清洗掉表面的灰尘杂物后,最好在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或用蔬菜水果洗涤剂浸泡15分钟后,再用流动水清洗干净。过去常用高锰酸钾杀菌,但效果较差,目前已不推荐。一些个头大的水果,如苹果、梨要削皮后吃。芒果去皮后,或木瓜去籽后,可用勺子将果肉挖出,做成果泥,拌在原味酸奶中吃。家长在制备水果过程中,要注意将双手用肥皂认真清洗,所用的水果刀和案板都要清洗或消毒。否则容易引起宝宝肠道感染,甚至中毒。
5.新鲜原则
水果采集后仍具有活性,而且它本身含有氧化酶和过氧化酶,所以当水果外表破损时,容易发生腐败变质。水果表面又常沾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引起水果变质,有时甚至产生毒素,食用后会危害健康。因此必须挑选新鲜的水果给宝宝吃,如发现水果果肉颜色不正,如发暗、发黑或有异味等,就不要给宝宝食用。